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其在国内读书拿国外学历等优势备受考生和家长追捧。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众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总感觉无从着手。究竟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分为哪些形式?毕业后能拿什么样的学历?如何查询相关信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
中外合作办学多引进国外教育模式,使用原版教材,采取外教授课等。但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比较复杂,招生机构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一般的校际交流项目、外国大学预科班、双联学位、双语授课项目、引进外国高校部分课程等,均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
辨清“计划内”与“计划外”
怎样来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呢?其关键是要辨清项目属于“计划内”还是“计划外”。
计划内招生是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统招生。考生必须填报高考志愿,并参加高考录取,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
计划外招生是学校采取自主招生方式招收的学生。学生无须填报高考志愿,只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即可(一般会参考高考成绩及英语单科成绩)。先在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
一般情况下,“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是有保证的,多见于正规的学历教育高校。“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办学项目,高考时录取分数和同院校其他专业比相对较低,如,中国农业大学中美合作经济学类专业,所录计划内考生高考分数达到农大在当地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即可。但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环境、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传统专业有较大不同,一般采取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具有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招生形式。
关注所获学历文凭
目前,我国本科以上普通高等教育颁发的是双证,即学历证和学位证。凡是获得证书的学生都是在教育部有注册的。而国外的本科教育,则只颁发学士学位证。也就是说,“计划外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终只能颁发国外学校的学位证书。而其中一些项目因没有“境外学位授予权”,还可能导致学生拿到的国外证书无法得到我国认可。所以,考生家长还要确认最终获得的国(境)外文凭能否得到教育部认可。(可参考《教育部公布的44个国家学校名单》)
考生和家长还要注意,有些计划内项目所发文凭也只是国内院校的学历和学位,而没有国外院校的学位。这主要是由学校之间合作形式决定的。一些独立院校、民办高校存在这种形式,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河科技学院与美国肖特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
合作办学项目颁发的证书,体现了学生毕业后所获得的是什么样的学历文凭,它对学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家长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看清其所发证书的性质。
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2014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经审批和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名单。考生或家长可登陆网站( www.jsj.edu.cn )查看相关信息,确认选报项目是否合法。
如果想要进一步辨别所选项目是否属于“计划内招生”,可具体查看该项目的“招生方式”。如果是“计划内招生”,在招生方式一栏中会注明“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若是“计划外招生”,则会注明“自主招生”。
同时,在“颁发证书”一栏,可以看到该项目具体颁发哪些证书。
另外,对于高考考生来说,选择计划内项目最简单、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查看所在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全部高考统招计划都在其中,计划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然也包括在内。“招生专业目录”还会注明招生计划人数、相关招生录取要求(如英语成绩)和学费等。